秋水仙碱只是痛风治疗的一种选择
已有人看完文章后参与咨询在线咨询病情
痛风,指的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高尿酸的基础上,并在一定条件下,尿酸在关节形成结晶,刺激关节滑膜引起非细菌性炎症。
一、什么情况下容易痛风发作?
绝大多数痛风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大脚趾的关节。严重者逐渐向上蔓延,足背、足跟、踝、膝、指、腕和肘等关节。关节着凉(冬天没保暖或夏天吹空调)、饮酒是诱发因素。典型的发作过程是,大量饮酒后,上床睡觉时还没问题,后半夜因脚痛痛醒,而且越来越重,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甚至不能忍受。严重者还可出现头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有时还被误认为是感染。
成都痛风病医院描述高尿酸是痛风的根本原因,但不是每一个高尿酸都出现痛风。据统计,只有大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表现为痛风发作。而且痛风发作常常有诱因,比如暴饮暴食,饮酒,受寒,劳累,外伤,感染等。
酒是痛风的催化剂。酒可以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加速嘌呤分解成尿酸,以及饮酒时食入高嘌呤食物,这些作用联合起来共同导致血尿酸快速升高。
二、痛风急性发作的处理
痛风发作的处理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迅速止痛,药物治疗是较有效的办法。常用三类药物: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解热止痛药)和激素,其中,前两者是一线药物,应该首选。民间疗法如果有效,要么偷放这三类药其中一种,要么骗人。
1、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的特效药,越早用药,疗效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具体用法:开始口服2片(0.5mg/片),1个小时后用1片,12小时后再用1片;以后每次1片,每天2~3次。
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长期使用可导致转氨酶升高,白细胞降低,肾功能损害等。
2、非甾体抗炎药: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解热镇痛药,这一类药家族庞大,成员众多。常用的有扶他林、布洛芬等,以及新型的止痛药(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后者的副作用小,建议选择。
非甾体类消炎药主张早期和足量使用,即在发作的前2天给最大量,等症状缓解后迅速减至常规剂量,疗程4~10天。
这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比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此外,长期使用还导致肾损害。应严格按药物说明书用药,而且禁止两种这类药物同时使用。
3、糖皮质激素: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不首选使用,只有当上述两类药无效,或者肾功能不好不能使用上述药物时可选择使用。使用中效激素比如泼尼松(强的松)或者甲泼尼龙,泼尼松的用法:0.5 mg/kg/日,相当于泼尼松或者甲泼尼龙每天6~7片,清晨一次顿服,用药2~5天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10天。
使用激素的同时一定要口服钙尔奇D补钙,每天一片即可。避免使用长效激素比如地塞米松(氟美松)。
激素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很多,比如向心性肥胖、感染、糖尿病、胃溃疡等,短期使用问题不大,主要预防胃肠道反应比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对严重痛风、剧烈疼痛者,可联合用药:比如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或者秋水仙碱+非甾类消炎药。不提倡非甾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激素的联合,因为二者对胃肠粘膜的损害都很明显,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
对无法避免的胃肠道反应,可同时使用抑酸药比如拉唑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胃粘膜保护剂等。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 上一篇:急性痛风有哪些治疗方法可选择
- 下一篇:痛风两大问题,为你解析痛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