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热的大暑节气到了 你的瓜准备好了么?
已有人看完文章后参与咨询在线咨询病情
大暑:全年高温冠军
每年7月23日前后进入大暑节气,“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
尽管极端最高气温出自一个时刻甚至瞬间,尽管“高温状元”与“榜眼”“探花”之间,大多差距甚微,但能够成为“高温状元”并非完全源于偶然。据统计31个城市的极端高温纪录,有12个出自大暑,有6个出自小暑,其他的纪录散见于夏至、立秋、处暑、小满、芒种、谷雨时节。从这一点上看,大暑之大,所言不虚。
再看看长江沿线的一些“火炉”级城市——重庆、武汉、长沙、南昌、杭州等地的高温日数,都不约而同地在大暑时节达到最多,换句话说,大暑是各大“火炉”,炉火最旺的节气。 从这一要素来看,大暑毫无悬念地稳坐高温冠军之位,那么哪个节气是亚军呢?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言,很一致,亚军是小暑。但重庆的情况与此不同,亚军是立秋,季军才是小暑。因为盛夏制造高温的副热带高压,需要一个逐步西伸的过程,所以在巴蜀等地,“火炉”点火慢,熄火也慢。所以重庆7月的高温并不算特别突出,等其他“火炉”热力衰减之时,8月的重庆,才逐渐显现王者之气。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个网络题目:
这个题目是这样问的:“用一句话形容你那里的天气有多热?”
网友们诙谐并略带夸张的回复中,透露出暑热的煎熬: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
在路上摔倒了,90%的面积是烫伤!
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把孜然!
我一直都是七分熟的!
整座城市就是一个露天烧烤摊儿!
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
大暑前后,衣衫湿透是必然的!
大暑,正值伏天。所谓伏,是指阴气隐伏。但对于字形的解读是:人从犬。人像犬一样匍伏着,在阴凉处躲避热浪。
网上同时也有个问题:“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你家入伏吃啥饭?”
有网友答:“人伏我家不吃饭,抱住西瓜啃大半。若问为啥不吃饭?热成狗了吃啥饭!”热成狗了”,竟也是伏天里的一种感触和说辞。这时候,“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倒是一句特别贴心的关爱。
最热的伏天,英语中对应的说法是“ Dog Days”",字面上居然也与狗有关。按照外国人的说法:“这个词以前在文艺作品中时常用于戏谑地形容天气,但现在大多用来形容人们际遇凄惨的日子,很少再与天气挂钩了。”不过用“桑拿天”来形容湿热,依然很通俗。
大暑时节清淡的瓜食生活
对于气温,担心太热,更担心不热;对于降水,担心太过,更担心错过。真的是亦盼亦患。《管子》有云:“大暑至,万物荣华。”季风气候背景下,我们所说的“靠天吃饭”,实际上还是靠夏天吃饭。有万物之荣华,才可能有万民之富足“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但古人也深知,“(农历)六月宜热,于田有益也”。
所以有很多谚语: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人在屋里热得燥,稻在田里哈哈笑。
成都风湿病医院正规吗?成都风湿专科医院:大暑,我们苦夏,它们乐夏。既然我们以五谷为养,它们笑哈哈,我们苦哈哈便也值得了。南方“(农历)六月有水,谓之贼水,言不当有也”,“三伏中,稿稻天气,最要晴”。但夏秋之交,人们又格外期盼雨水,“夏末一阵雨,赛过万斛珠”,可见,农耕社会的天气价值观,往往以作物的好恶为主 。对于人体而言的舒适度,反而很少被顾及,很少被提及。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