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痛风医院 > 痛风用药 >

打一针,痛风就不痛了?痛风急性发作时的用药选择

已有人看完文章后参与咨询在线咨询病情

  痛风急性发作时,其治疗原则是尽早用药,缓解症状。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一般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出现急性发作时则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再次发作。另外,妥善处理痛风的诱发因素如急性感染、外科手术、精神过度紧张等亦非常重要。

  非甾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药物,均可及早用于痛风急性期的治疗,见效后应逐渐减停。若初始单一药物无效(即治疗24小时内疼痛改善小于20%,或治疗24小时后疼痛改善小于50%),可换用另外一种药物或采取联合治疗,仍无效者可考虑二线药物,如白介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在某些病例中,也可用止痛药,包括麻醉药。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各种非甾体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被多个痛风指南推荐为一线用药。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原则是:首选起效快,胃肠道不良反应小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强调足量足疗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大剂量和和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不宜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

  传统的非甾体抗药,如吲哚美辛等副作用较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加重肾功能不全或影响血小板功能等。塞布昔来、依托考昔等具有COX-2特异性抑制功能的非甾体抗炎药已广泛用于急性痛风的治疗,这些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少见,但应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

  2、秋水仙碱。秋水仙碱用于痛风的治疗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24小时以内,且对非甾体抗不药有禁忌、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这是因为,秋水仙碱不能阻止已经开始的炎症反应,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时越早用药效果越好。日本的痛风指南没有特别强调秋水仙碱在痛风急性发作过程中的使用问题,而是特别指出,当出现急性痛风前兆时,可服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关节炎发作,而不是治疗。

  秋水仙碱的治疗指数很低,急性治疗后稳态血浆浓度范围为0.5~3.0 纳克每毫升,而其毒性发生作用发生于3.0 纳克每毫升左右。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痛风患者,副作用出现在痛风炎症改善之前或同时出现。这些副作用见于50%~80%的患者,主要是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这些胃肠道副作用,必须立即停用该药。近几年各国痛风指南中推荐的秋水仙碱小剂量用法,疗效与传统用法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在短时间内快速消炎止痛的作用,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比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都要明显,但不良反应也比上述两种药物明显。因此,糖皮质激素不作为痛风止痛首选,更不建议痛风患者长期使用,仅用于个别症状非常严重且反复发作,或者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无效的痛风患者。

  成都痛风医院:对于单关节或少关节的痛风急性发作,可进行关节腔抽液和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以减少激素的激素的全身反应,但应先排除合并感染的可能;对于多关节或严重的痛风急性发作,可口服、肌注、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不宜过低,剂量过低可能无效。为避免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痛风症状出现反复,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

  4、白介素。最新研究发现,白细胞IL-1β是急性痛风发作时最关键的细胞因子,诱导了大量免疫细胞进入尿酸盐结晶所在部位,导致痛风炎症的产生和放大。白介素IL-1β抑制药通过阻断IL-1β的作用,抑制炎症的级联反应,缓解疼痛。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IL-1β抑制药治疗痛风有效,但由于长期使用IL-1β抑制药的安全性尚有待观察,且价格昂贵,目前仅用于难治性痛风或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痛风患者。

  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单次肌注25~80个单位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终止一次痛风的急性发作,但之后可能需要每24~72小时重复注射。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外科手术后引起的痛风急性发作尤其有效。鉴于其不仅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而且能作用于黑皮质素受体,干扰急性的炎症反应。由此可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急性痛风的效果可能优于糖皮质激素,但其价格异常昂贵,限制了其在该病中的应用。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权威专家在线等候,随时随地极速回复
免费
回电

风湿骨病专家在线,第一时间为您回电解答

患者关注问题

痛风临床诊疗医生

  • 吕万萍
  • 陈建春
  • 周攀
  • 蒙兴文
  • 李小兰
  • 王华
  • 一诊室主任

    临床经验:近10年 诊治数量:19582例
    临床
    擅长

    平稳调控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导致的关节及肾脏损害…【详细】

  • 三诊室主任

    临床经验:30年 诊治数量:22784例
    临床
    擅长

    陈建春主任从事痛风临床诊疗与医学研究30余年,长期致力于将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完美…【详细】

  • 六诊室主任

    网络挂号数量:14935位 累计诊疗数量:16528位
    临床
    擅长

    周攀主任,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成都风湿医院六诊室主任、亚太痛风联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详细】

  • 九诊室主任

    临床经验:40年 诊治数量:18425例
    临床
    擅长

    蒙兴文主任从事脊柱关节疾病临床诊疗与医学研究工作近40年,专于脊柱关节外科,精于微创技术,…【详细】

  • 二诊室主任

    网络挂号数量:10228位 累计诊疗数量:13588位
    临床
    擅长

    李小兰,现任成都风湿医院二诊室主任、亚太痛风联盟HGMC成都分中心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残疾人福…【详细】

  • 十诊室主任

    网络挂号数量:7543位 累计诊疗数量:9835位
    临床
    擅长

    王华,现任成都风湿医院十诊室主任、四川省风湿免疫疾病大数据中心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残疾人福…【详细】

我院临床案例中心

有类似病情?点击查看更多病例
028-86117707

成都风湿医院官方预约挂号平台

输入姓名

联系电话

预约时间

预约专家

028-86117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