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药物会引起高尿酸血症不知道的快来了解
已有人看完文章后参与咨询在线咨询病情
高尿酸血症是因尿酸合成增加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导致的代谢性疾病。
临床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除了与肥胖症、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外,还与长期应用某些药物有关——药物影响机体尿酸排泄,尿酸排泄出现障碍,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出现高尿酸血症,甚至可引起痛风。
成都痛风专科医院介绍利尿剂诱导的血容量减少效应能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长期应用可出现高尿酸血症,其中以髓襻和噻嗪类利尿剂更明显,如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等。
此外,髓襻、噻嗪类利尿剂和尿酸均通过近曲小管有机酸转运系统分泌排泄,两者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可减少尿酸排出。
利尿剂的尿酸贮积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多见于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对于高血压患者,小剂量(12.5 mg/d)和大剂量(50 mg/d)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相当,但12.5 mg/d的治疗剂量几乎不会引起高尿酸血症。
此外,珍菊降压片、吲达帕胺片、复方利血平片等含有利尿剂成分的降压药,也易引起高尿酸血症。
所以,利尿剂不宜用于有高尿酸及痛风的高血压患者,对于需服用利尿剂且合并痛风的患者避免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同时碱化尿液、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而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应首选噻嗪类以外的降压药物,因此联合用药时较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配伍,此两类药物可增加尿酸的排泄。
别嘌呤醇对尿酸代谢的影响也是双向的:小剂量使用别嘌呤醇时,可与尿酸竞争排泄,使尿酸的排泄减少,而大剂量使用别嘌呤醇可减少尿酸的生成。因此,长期小剂量使用别嘌呤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是双向的:小剂量使用阿司匹林时可引起尿酸潴留,而当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则会增加尿酸的排泄。因此,长期小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
但是,由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因此,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不建议停用,推荐多饮水,同时监测血尿酸水平。
另外,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弱的促尿酸排泄作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可优先使用,可部分抵消阿司匹林引起的轻度血尿酸升高。
维生素C大剂量(每天的用量大于3g)使用时,可使尿中草酸盐的含量增加10倍以上,敏感者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β受体阻滞剂可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减少尿酸的排泄,尤其与利尿剂联用时,易引起高尿酸血症。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 上一篇:高尿酸患者食疗上注意哪些
- 下一篇:高尿酸血症患者饮食上怎么管理